水之莲

风儿:

大漠若水:

🐲龍女🐉:

《中庸》只讲三件事

文/朱东

《中庸》虽然只有3568个 字,但是几乎被公认为是儒家最深奥,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因为它所讨论的问题,既是人类最迫切的需要明白,也是全体人类最无法回避的问题。简而言之,就是三件事:

第一,人性是怎么来的?
第二,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?
第三,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?

由第一个问题,延伸出来的其实就是我是谁?为什么是这样的?的问题,也就是认识自我的问题。

由第二个问题,延伸出来的其实就是它是谁?它和我是什么关系?的问题,也就是认识外物,认识世界的问题。

由第三个问题,延伸出来的其实就是我如何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问题,就是认识与把握未来,也就是获得安全感的问题。

这三个问题,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要思考,并且希望找到其答案的问题。因此,也是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体系完备的哲学或者宗教流派,都必须要回答的最核心的问题。《中庸》的魅力在于,不仅近乎完美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,而且与其他学说或者教派往往连篇累牍的阐释不同,《中庸》在回答上述三个人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的时候,仅仅用了一句话——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这是《中庸》开篇的第一句话。抑扬顿挫,朗朗上口。但是内涵却非常深刻。

首先,这里所说的天命,不是一个词,而是两个字,这里的命是个动词,是赋予,指定的意思。所以,所谓天命之谓性,就是说只有由上天赋予的那些内容,才是性。反过来说,所谓的性,是由上天所赋予的,所规定的。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,人性是怎么来的?或者说作为一个人,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,而不是那个样子的问题。

在这里,我们不要一说到天,就觉得是不是有所谓的迷信因素在其中。其实,大可不必这么敏感,因为在中国古人口中的天,在很多情况下,其实就是客观的物质与规律世界的代名词。

人是由客观物质构成的,因此他必然拥有由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,所决定的那些客观的规律,这个客观规律就是性,就是人性。

所以,这一句话一下子区分了两个最根本的界限:

首先是人和兽的界限。
因为人性是天命所授,因此人与动物就有着本质性的区别,因此既有人形,就没有任何理由再自甘堕落为一个动物。否则就是违背天命,就是与客观规律相悖。这就为人的高尚,人应当追求高尚,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其次是性与欲的界限,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界限。

这一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,因为我们经常将自己的放荡不羁说成是随性而为,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谓随性,即使不是全部,也是绝大部分就是纵欲。

怎样区分是性还是欲呢?很简单,如果是上天所赐的,所规定的那就是性,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智力水平,不同的兴趣取向等等,大部分都是属于性的范畴;那些完全是由个人的主观臆造出来的各种追求与目标,都属于欲的范畴。

人生最大的可悲,就是被各种欲望蒙蔽了双眼,而看不清自己的本性,看不清自己到底是说,所以一生都是随着一趟欲望号街车东游西荡,永远不知道脚下的路,是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。

这是第一句话,在此基础上,在明确的区分了人与兽,性与欲之后,才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“率性之谓道”。

所谓“率”就是遵循,沿着的意思;道就是道路。率性之谓道的意思就是,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事,就是最正确的道路。这就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,就是我们应当持有的,面对自然,面对万物的态度。

因为,人是由物质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构成,万物也同样是由物质,按着相同的客观规律构成的。所不同的,仅仅是由于构成方式的不同,而导致最终各自所具有的本性有所不同。

木头之所以与石头不同,是因为构成他们的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。同样的人之所以与狮子不同,归根到底,也是因为分子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。但是,这种不同,并不妨碍不同的事物之间相互和谐共处。

所以,人与自然之间最恰当的关系,就是最自然的关系;所谓最自然的关系,体现到人的行为上,就是率性而为。
 
于是,作者又补充了一句“修道之谓教”,也就是说人的学习,以及圣人对社会的教化,就是修道——修习如何走好率性这条路。这就解决了人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,如何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问题。

换言之,这前后的两个道字,说的是一件事,都是一条人生的道路。而这条路既不是哪位伟人给我我们指出的,也不是由职业规划师规划的,而是由我们的本性的决定的。而我们所要做的,不是去实现什么伟大的理想,去做什么巨大的贡献,而仅仅沿着这条上天所赋予的道路走下去。

事实上,人只要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天性,那么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将是精彩的,任何一个人都将是堪称伟大的,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必将是巨大的,这一点《中庸》在后面还有极其精彩的阐述。我们现在所要说的是,这条路通向哪里?

因为,天命之谓性,所以率性之谓道这条道路,所指向的方向就是——天!

所以,《中庸》这部书实际上是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天人合一之路。这无疑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终极理想,所以《中庸》才具有这样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,它所阐发的思想,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基础。

文/朱东(传统文化研究学者,《原易》作者)
摘自《东鹤书院三字经精讲深解100讲》31讲

评论

热度(34)